【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這句台詞真的很令人玩味。
基於這部是關於棒球,又是嘉義的故事,於是買了張票進了電影院。
KANO總是會讓我不自覺想到菜鳥總動員,
同樣是一支被大家看不起的球隊,目標也是甲子園,
雖然故事主軸相似,但無論是在故事或拍攝手法上,都很不同,
這點讓我覺得非常有趣,非常推薦兩部都要看。
從海角七號開始,國片受到注目,
遙想起數年前在電影院裡看著海角七號,心中萬分不解為什麼這部電影會爆紅,
查了一些資料,才瞭解海角七號的出現,打破了國片劇情總是沉悶到令人發慌的記號,
簡單的敘事加上草根味,馬上就打入市場。
但國片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夠國際,
撇除劇本,細緻度完全是個一擊就潰的大弱點,
追根究柢就是成本無法支撐起整部電影,
所以勢必要犧牲電影的細節,但這些細節往往就是提升整部電影質感的重要關鍵。
KANO在場景上花了許多苦心,像是憑空搭建一座真的甲子園,
還有嘉義舊街景,我都覺得搭建的蠻精緻的,
但片頭和片尾搭船的畫面,除了和海角七號有些許雷同這點讓我有點小搖頭外,
動畫假的程度只能用傻眼來形容。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的動畫就是台灣做的,可想而知台灣的動畫界也是人才濟濟,
但那間動畫公司後來倒了,台灣也許真的還不是很注重動畫這塊吧,
畢竟動畫的製作費也是很驚人的...這又回歸到問題的原點了(攤手
但我真的好感謝還有這群導演默默的為台灣電影耕耘,
總是義無反顧的把人和財都投進去。
在史實上,KANO有很多被抓包的嚴重錯誤,
完全不能用瑕不掩瑜來簡單帶過,因為既然這是翻拍歷史上的真實事件,
就應該更加琢磨劇本裡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KANO配樂找來了日本的配樂大師佐藤直紀,
我很喜歡KANO的配樂,適時的隨著劇情強化觀眾的情緒,
但我覺得在最後比賽的時候,激昂的音樂填滿了所有空隙,
我更希望有一些空白,讓氣氛慢慢堆疊起來。
(KANO原聲帶 - 爆發的黑土)
這類型的勵志電影,最怕的就是灑狗血式的劇情(就是劇情鋪陳上,明顯的就是要讓你哭),
KANO在這一點,我覺得就比較含蓄一點,
我常跟著劇情情緒激動了起來,明明知道這是部電影,
還是不自覺跟著投出的每一球,一起和球員們經歷著失望、難過、開心、振奮,
但眼眶濕了,卻滴不下眼淚,劇情的張力恰到好處。
走出電影院時,完全不敢相信KANO是三個小時的電影,
劇情編排的節奏,完全不會讓你空坐在電影院裡3小時而感到不耐。
導演馬志翔用了一大群的素人演員,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場面的掌控能力。
這群素人演員在鏡頭上表演的雖然生澀,但卻不生硬,
詮釋起劇中這一群充滿傻勁的棒球員,真的非常加分!
不禁想說:導演~選角的眼光真棒!(拇指
KANO也是馬志翔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魏德聖只是掛名導演,實際上他是監製),
第一部電影就是拍攝這麼大場面調度的電影,真的很有勇氣,也好厲害。
片中還有一個小亮點,就是喬喬,
看他穿和服,說著生澀的日文~真的徹底融化
這個角色巧妙的讓充滿幹勁的KANO,多了一股微暖的感覺。
真心推薦大家看這部KANO,
尤其如果對於生活感到苦悶、失去目標,一定要看,
因為走出電影院時會有滿滿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