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就一直很期待並列為日本三大祭典之一的祇園祭,
(另外兩個是天神祭-大阪、神田祭-江戶)
祇園祭起源自869年,當時疫症爆發,居民把祇園的八坂神社內神像搬出神社,
在京都市內巡行,祈求潔淨及消除瘟疫。-維基百科
祇園祭為期一個月,7/17是重頭戲山鉾巡行,前兩天晚上則有屋台(夜市),
祭典也是各式浴衣出動的時候,其實京都七、八月份很悶熱,加上祭典有點擁擠,
但穿浴衣逛祭典感覺好有fu,想要穿浴衣的人就自行斟酌
看到烤鴨,大陸同學眼睛一亮的衝過去,一解思鄉之愁。
日本的口味偏甜,東西又好貴(雖然歐洲來的同學們一直大喊便宜),
就食物上我並不是這麼的習慣
喜獲一隻烤鴨腿的朋友吃的好開心,說實話有點意外的好吃。
時間還早,攤販都還在準備中,所以先去八坂神社。
有屋台的這兩天,整條主要幹道都會封街,
步行在平常車來車往的馬路上,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自從祇園祭開始,街上都會放著祭典的音樂,連超市也是,
一整個月都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祭典氛圍。
表演的團隊,裝扮都好有日本特色。
全部的人穿著一樣的浴衣還蠻壯觀的
穿著和服好有氣質
關於浴衣和和服怎麼分別,可以參考這篇,
來京都很多人都會租浴衣體驗,有在路上看到有一群人竟然搭了球鞋!!
看到傻眼之後,聽到講著熟悉的腔調更讓我
雖然很多人說木屐走起來其實有點不舒服,
但既然都穿了浴衣,就麻煩穿整套吧,因為真得很突兀阿(抱頭
八坂神社外插滿了祇園祭的旗幟。
跟伏見稻荷一樣飽和的橘紅色。
從八坂神社往祇園望去,滿滿的人潮
16號是屋台的最後一天,所以人潮會更多。
八坂神社雖然規模沒有特別大,但可是非常有名氣,歷史也相當悠久(西元656年開始)。
特別喜歡日本的神社,總是讓我心情很平靜,
日本的寺又是另外一種不同的感覺。
許多人排著對雙手合十的拜著。
相當精緻、華麗的神轎(是神轎吧?
據說拜了會變美麗的美御前社,
裡面有一小池美容水,拍在臉上皮膚就會變好,
是拍在臉上,請勿飲用。
前面人潮太多了,默默的躲到後面慢慢的拍照。
雖然拍的照片都很普通,但我想我還是愛攝影的,
畢竟這個抒發心情的小興趣也跟了我好幾年了。
舞台上有傳統日本舞蹈的表演,人多到我無法看清楚舞台上的表演,
只能在遠方聽著音樂。
八坂神社裡也有屋台,只是數量沒有很多,
但日本的屋台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章魚燒、冰、大阪燒、熱狗、小炸雞,
逛來逛去會覺得能選的其實不多。
我稱這個為巨無霸糖葫蘆,
一整顆蘋果也太霸氣了
小小的走到被攤販和人群擠得水洩不通,
趕緊買了一些東西到旁邊的公園裡吃。
所有東西只有左下的炸雞和啤酒最對味了。
(屋台的東西都會賣的比平常貴一點,要有心裡準備阿)
和好友坐在公園裡喝著啤酒,聊著天,
一邊和好友說著台灣的夜市真的好棒,有機會的話一定要來台灣。
旁邊還有街頭藝人在演唱,真的是一個愜意的夜晚。
最後用這張矇矓的照片做結束吧。
下個禮拜要到福岡、熊本來個小旅行,算是給自己辛苦打工的小犒賞吧